某广场项目包含住宅和商业地块,其中商业地块使用BIM的区域为:南区商业地下室、购物中心及loft公寓、平层公寓。
北区商业地下室因工期及人防预埋等相关问题,部分区域未采用BIM设计。
住宅地块地上及地下部分均未使用BIM设计。
BIM技术应用与传统机电管线施工管理工作方式的区别:
1、BIM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在施工前挖掘各专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管线与建筑、结构等问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的方式,问题解决在施工前,真正做到按图施工,零变更、零签证;
2、传统机电管线施工,通过现场工程师经验提前发现问题或问题暴露后在“就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或问题暴露后被迫解决。 “按图施工”常伴随各类变更、签证,成为施工单位追求额外利润的手段,施工单位无主动发现问题的提前解决的动力
BIM图纸过程资料展示:净高满足分析、各专业碰撞问题报告等等
南区商业地下室,层高陡变且管线复杂较多,BIM提前合理规划空间路径,避免各个施工单位各自为战而导致管线凌乱。
南区商业地下室,喷淋支管、消防主管在车道处上翻,抬高车道上部的净高,提高整体观感。
南区商业地下室,喷淋支管、强弱电桥架
南区商业地下室,超市区域喷淋主管成排布置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大量问题施工前解决,施工更快、各专业间更和谐。
主要问题
1)人防门与机电管线碰撞、正常停车位无法使用。
解决方式为拆除机电管线,避开人防门重新施工;增加额外成本
3)管线无综合排布,虽满足规范要求,凌乱、感观差
2#地块排屋下方局部弱电桥架在穿过墙时的底部净高只有2.1米多:且个别处结构梁底仅有2.1m,车位无法销售
桥架底净高不满足2.2m,不计入车位指标,车位无法销售
2#地块地下室电气桥架底2.17m,不计入车位指标,车位无法销售
2#地块排屋下方局部弱电桥架在穿过墙时的底部净高只有2.1米多:不计入车位指标,车位无法销售
3.3 管线凌乱,影响观感
机电管线未统筹考虑,各管线凌乱,观感差
机电管线未统筹考虑,导致多处不必要的翻高,影响观感
3.4 无法满足精装要求
2#需要精装修的住宅地下室大堂、电梯厅存在多处桥架、消火栓管道无法满足精装修吊顶标高
解决方式:
1)图纸重新变更设计;
2)按装修高度要求调整管线重新施工;累计数万元签证费用
那么X阳、X北项目BIM应用,情况这么样?
事先:BIM设计根据现有的土建条件、机电管线,进行净高分析,反馈可实现的吊顶高度,为精装修提供指导;
以X阳路项目为例:
1)根据装修高度要求:对标高不符合装修高度要求的机电管线、重新调整设计;避开处理、更改方案
2)提资结构调整梁高,做局部反梁处理
针对上述人防门与机电管线碰撞或者由于结构梁抬高导致人防门无法开启的情况,BIM设计通过建模及管线综合过程中发现此问题,并反馈设计,从而提前解决;
以目前进行的X北01地块项目的问题报告为例:
BIM提前发现问题,调整了梁高;若按图施工,此处影响2个车位,损失造价约70万;
注:一个车位按销售35万,BIM设计费用15万
X阳路项目问题报告为例:
BIM提前发现问题,调整了风管高度;若按图施工,此处影响2个车位,损失造价约60万;
注:一个车位按销售30万,BIM设计费用40万
上述土建梁底或者机电管线底部不满足车位净高的问题,前期BIM建模期间均可以发现,并提前解决问题;
以X阳路BIM问题报告为例:
车位下梁下就不满足车位要求,BIM提前发现问题,调整了反梁。若按图施工,此处影响1个车位,损失造价约30万;
注:一个车位按销售30万,BIM设计费用40万
BIM提前发现问题,调整了风管高度;若按图施工,此处影响2个车位,损失造价约35万;
注:一个车位按销售35万BIM设计费用40万,价值的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在BIM设计前期,进行方案交底,比如车道上部净高不小于2.4m,从而有效避免主风管位于车道正上方的问题。
X阳路项目车道车位净高要求
X北项目车道车位净高要求
以X北项目的问题报告为例:
综合该项目商业及住宅两个地块使用BIM与否的对比及结合X阳、X北项目,BIM应用优势不言而喻:
1)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充分发现和暴露专业之间碰撞交叉的问题,大大减少后期不必要的变更修改,同时也提升了整个项目的品质;
2)BIM判断整体区域内的基本净高情况,形成净高分析报告,对商业综合体、loft公寓等空间要求高的项目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对不同的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提供了指导及整体性规划布局,为施工安装及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