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行业圈内炒的比较火的就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GB21515-2017终于尘埃落定,在2018年8月1日要实施了,为什么这么关注?
一、拖的时间比较长。
早在2014年就出来各种版本的报批稿,但一直搁置。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年也发布了,2015年正式开始实施,在新的防火规范已经将防排烟的内容拿掉了,就等出新的《防排烟规范》来补充,结果一等就是近4年的时间,再下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又想要更新了!
二、内容变动比较大。
你想想原来在防火规范里是一个章节,现在要拿出了独立成一本规范,怎么也得像本“书”样,这一编就是60多页啊,编者算是尽心尽力了,这个就苦了我们这些设计执行者了,规定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更严格了,井多了,面积大了,以后提资和建筑干架的机会也多了!大致扫了一眼报批稿,下面简单看几个例子,后续有时间希望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细节。
1、楼梯间能否自然通风,还要看前室风口的位置。
注:指常规可采用自然通风的公建或住宅。
2、独立前室要不要设机械加压送风,还要看前室的开门数。
3、不是什么情况下两个楼梯间都能合用加压送风的。
1)、剪刀楼梯不可以2部合用
2)、地上地下楼梯间不可以合用,除非~
4、加压送风井土建风道内应内衬风管。
有人会说考虑风速关系,风井尺寸相当,那你考虑过建筑异形风道的感受吗?
5、大于50m的公共建筑,排烟系统也要分段设置
那百米高层的公共建筑情何以堪,分2段,排烟风机设置在哪?有人说酒店好解决,一般下部有设备层,一上一下设置,可排烟风机一般要求设置排烟系统上部,接下来也有这条:
即使是“宜”,解决了百米酒店,那百米办公呢?都设置在塔楼屋面,可以是可以,一来风井要考虑2个,增加占用建筑的面积,二是这下部高度还是超过了50m,这50m的规定是想表达的什么呢?风井漏风量or风口漏风量的考虑?
上述都会影响到建筑井道的提资,没有细看,理解不一定正确,这里不多说了,因为规范改动较大较多,需要好好学习一下,希望后续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细节!也欢迎您提出您认为变化的内容,回头我可以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三、期待的人比较多。
行业内的人都在期待!因为早出了报批稿,变化又大,且防火规范图集上又有些问题,所以在这些年很多人不知所措,从严是浪费被业主骂,从宽又怕审查通不过,期待早点出正式版本有据可依。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