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第1期《菁英面对面》在线直播暖通设计交流沙龙上,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李著萱为广大网友解读了《传染病收治应急医疗设施改造及新建技术导则》。她指出:应急医疗设施的建设应当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确保实现规范、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基本目标,同时还应兼顾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医疗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实践原则,李著萱总工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实施病患分区,将医院分为清洁区、限制区(半清洁区)、隔离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邻区域设置缓冲间,并有效组织气流,严格控制空气按不同压力梯度由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单向流动。
机械送、排风系统应该按照半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设置独立系统,其中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排风机应该设置在建筑室外。此外,还需要分区设置过滤系统。尤其新冠病毒肺炎病房等高隔离需求的区域,要形成负压病房、负压隔离病房。
李著萱总工建议,应急医疗设施的加热、冷却需求,宜采用独立直膨式风冷热泵机组,污染区可安装分体式冷暖空调机。对于较为重要的负压隔离病房,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送排风应设置过滤器。
此外,针对特殊疫情下应急医疗设施的建设,尤其新冠病毒的特殊性,李著萱总工认为,设计重点在于防控,设计方案应当容易实施、便于后期快捷施工,因此应选择调试简单、可靠的方案,避免需要长周期、调试复杂的技术。